赍志而沒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赍:懷抱著,帶著;歿:死。志愿沒有實現就死了。
出處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賦》:“赍志沒地,長懷無已。”
例子林文忠公經世之才,可惜鞠躬盡瘁,赍志而沒。(高陽《玉座珠簾》上冊)
基礎信息
拼音jī zhì ér mò
注音ㄐ一 ㄓˋ ㄦˊ ㄇㄛˋ
繁體賫志而沒
感情赍志而沒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志愿沒有實現就死了。
近義詞赍志而歿、赍志以歿
英語die with one's ambition unfulfilled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有約在先(意思解釋)
- 炙手可熱(意思解釋)
- 遺形藏志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(意思解釋)
- 語不驚人(意思解釋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釋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三三兩兩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洗耳恭聽(意思解釋)
- 茍合取容(意思解釋)
- 單刀直入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- 光怪陸離(意思解釋)
- 家常便飯(意思解釋)
- 面授機宜(意思解釋)
- 餓殍滿道(意思解釋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釋)
- 湖海飄零(意思解釋)
- 扯旗放炮(意思解釋)
- 十八層地獄(意思解釋)
- 有機可乘(意思解釋)
- 為所欲為(意思解釋)
- 步步深入(意思解釋)
- 豈有此理(意思解釋)
※ 赍志而沒的意思解釋、赍志而沒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聞風而動 | 一聽到消息就立即行動起來。風:消息。 |
不登大雅之堂 |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、“粗俗”的事物(多指文藝作品)。 |
疚心疾首 | 疚:久病,憂慮。因歉疚而內心不安。心中不安,頭痛腦脹。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。 |
烽火連年 | 烽火: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。比喻戰火或戰爭。指戰火連年不斷。 |
改過遷善 | 改正錯誤,變成好的。指去惡就善。 |
落葉歸根 | 樹葉落到樹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。多指客居異鄉的人;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。 |
所作所為 |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。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。 |
藝高人膽大 | 技藝高超的人膽量也大。 |
望風撲影 |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,沒有目標。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。 |
干干脆脆 | 痛痛快快,干凈利索。 |
斗方名士 | 斗方: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“名士”。舊指冒充風雅的人。 |
羅掘一空 | 羅:用網捕鳥;掘: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。用盡一切辦法,搜括財物殫盡。 |
荒淫無恥 | 荒淫:貪酒好色。生活糜爛;不知羞恥。 |
目不忍見 |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歸十歸一 | 謂有條有理。 |
不到黃河心不死 |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。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風急浪高 | 形容風浪很大。 |
勝友如云 | 勝友:良友。許多良友聚集一處。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東西。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;給人看一樣。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氣。形容遠大的志向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