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用:任用;行:做,實行;舍:不用;藏:退隱。任用就出來做事,不得任用就退隱。
出處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述而》:“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,唯我與爾有是夫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òng zhī zé xíng,shě zhī zé cáng
注音ㄩㄥˋ ㄓ ㄗㄜˊ ㄒ一ㄥˊ,ㄕㄜˇ ㄓ ㄗㄜˊ ㄘㄤˊ
感情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用舍行藏、用行舍藏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燈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全科人兒(意思解釋)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釋)
- 打腫臉充胖子(意思解釋)
- 來蹤去跡(意思解釋)
- 頓挫抑揚(意思解釋)
- 目不轉睛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(意思解釋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釋)
- 漚沫槿艷(意思解釋)
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沉魚落雁(意思解釋)
- 面授機宜(意思解釋)
- 聰明伶俐(意思解釋)
- 大勢所趨(意思解釋)
- 辭喻橫生(意思解釋)
- 無微不至(意思解釋)
- 阿嬌金屋(意思解釋)
- 聲色狗馬(意思解釋)
- 持之以恒(意思解釋)
- 一枕黃粱(意思解釋)
- 生氣勃勃(意思解釋)
※ 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的意思解釋、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妄自尊大 | 過高地看待自己。形容狂妄自大。妄:過分地;尊:高貴。 |
動天地,感鬼神 | 動:感動;感:感動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動。形容事跡或作品十分感人。 |
壯氣吞牛 | 形容氣勢雄壯遠大。 |
懸而未決 | 一直拖在那里,沒有得到解決。 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滿腹經綸 | 腹:肚子;經綸:理出絲緒叫經;編絲成繩叫綸。引申為人的才學、本領、謀略等。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。 |
眾喣山動 | 眾人吹氣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眾喣漂山”。 |
鬼爛神焦 | 形容火災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飲水思源 | 喝水時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不費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,不花一點力氣。 |
汗牛充棟 | 棟:棟宇;房屋。指藏書太多;運輸時可使牛出汗;存放時可堆至屋頂。形容書籍極多。 |
以弱制強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”。 |
囊螢照雪 | 囊螢: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貧寒,勤苦讀書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緒激昂地唱歌,以抒發悲壯的胸懷。 |
歸十歸一 | 謂有條有理。 |
東扶西倒 | 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直搗黃龍 |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。搗:搗毀;黃龍:黃龍府;金人腹地。現泛指敵人腹地。 |
海底撈月 | 也作“水中撈月”、“海中撈月”。撈:撈取。從海中撈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費力氣;根本達不到目的。 |
常年累月 | 長年累月,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。 |
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抱恨黃泉 | 黃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死有遺恨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惡醉強酒 |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意興索然 | 索然:全無,空盡。興致全無。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。亦作“興致索然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