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而忘私,國而忘家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,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。形容一心為公為國。
出處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但自古道:‘公而忘私,國而忘家?!?/p>
例子徐特立《我的一家》序:“這是公而忘私,國而忘家的典型之一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gōng ér wàng sī,guó ér wàng jiā
注音ㄍㄨㄥ ㄦˊ ㄨㄤˋ ㄙ,ㄍㄨㄛˊ ㄦˊ ㄨㄤˋ ㄐ一ㄚ
感情公而忘私,國而忘家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可分開使用。
近義詞國而忘家,公而忘私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聞聲相思(意思解釋)
- 名山大川(意思解釋)
- 不二法門(意思解釋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明知故問(意思解釋)
- 揚幡擂鼓(意思解釋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下(意思解釋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釋)
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釋)
- 離弦走板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釋)
- 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羊質虎皮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財(意思解釋)
- 不在話下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(意思解釋)
-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(意思解釋)
- 惹是生非(意思解釋)
- 精兵強將(意思解釋)
- 掛冠歸去(意思解釋)
※ 公而忘私,國而忘家的意思解釋、公而忘私,國而忘家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不過爾爾 | 爾爾:如此如此。不過如此而已。 |
萬眾一心 | 千萬人一條心。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。 |
響答影隨 | 如應聲和答、形影相隨。比喻兩者緊密相連。 |
嚴陣以待 | 嚴:嚴肅整齊;嚴陣:整齊嚴正的陣勢。擺好陣勢等待著。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;等著敵人。 |
男女授受不親 | 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氣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。 |
投石問路 |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無反應,借以探測情況。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。 |
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敲詐勒索 |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;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時至運來 | 時機來了,運氣也有了轉機。指由逆境轉為順境。 |
走南闖北 |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闖蕩。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羽旄之美 |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。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打情賣笑 | 打情罵俏,指男女調情。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?,F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無聲無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沒有聲音;沒有氣息。形容沒有聲響;不為人覺察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走過場 |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