灌夫罵座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灌夫:西漢著名將領。指灌夫酒后罵人泄憤。形容為人剛直敢言。
出處明 陳汝元《金蓮記 郊遇》:“推門看竹,何妨王子乘輿;索酒指瓶,便仿灌夫罵座。”
例子推門看竹,何妨王子乘輿,索酒指瓶,便仿灌夫罵座。(明 陳汝元《金蓮記 郊遇》)
基礎信息
拼音guàn fū mà zuò
注音ㄍㄨㄢˋ ㄈㄨ ㄇㄚˋ ㄗㄨㄛˋ
繁體灌夫駡座
感情灌夫罵座是中性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賓語;形容為人剛直敢言。
近義詞灌夫罵坐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各人自掃門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釋)
- 不可多得(意思解釋)
- 海內存知已,天涯若比鄰(意思解釋)
- 落葉歸根(意思解釋)
- 付之一炬(意思解釋)
- 鼠憑社貴(意思解釋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釋)
- 一擁而上(意思解釋)
- 天涯海角(意思解釋)
- 明爭暗斗(意思解釋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釋)
- 不翼而飛(意思解釋)
- 百無一是(意思解釋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釋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從天而降(意思解釋)
- 呼風喚雨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※ 灌夫罵座的意思解釋、灌夫罵座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 | 懂就是懂,不懂就是不懂。 |
四書五經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戶限為穿 | 戶限:門檻;為:被。門檻都踩破了。形容進出的人很多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擊;自己就破滅了。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;就露出破綻;站不住腳了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難上加難 | 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討價還價 | 賣主要價高;買主給價低;雙方要反復爭議。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;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。 |
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鮮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。形容鮮血流淌不止。 |
綿里藏針 | 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細水長流 | 細:微小。比喻節約使用財物;使經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。 |
飛蛾撲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老牛舐犢 | 舐:舔;犢:小牛。老牛舔著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