拈花摘艷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亦作“拈華摘艷”。指雕琢淫詞艷句。
出處明·宋濂《<水云亭小稿>序》:“若夫拈花摘艷,勸淫蠱俗者之為,則當斥而棄之爾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niān huā zhāi yàn
注音ㄋ一ㄢ ㄏㄨㄚ ㄓㄞ 一ㄢˋ
繁體拈蘤摘艷
感情拈花摘艷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作文等。
近義詞拈華摘艷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死腦瓜骨(意思解釋)
- 有兩下子(意思解釋)
- 秋水伊人(意思解釋)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釋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釋)
- 舉重若輕(意思解釋)
- 篤近舉遠(意思解釋)
- 肝膽欲碎(意思解釋)
- 止沸益薪(意思解釋)
- 列風淫雨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語短情長(意思解釋)
- 語重心長(意思解釋)
- 白發蒼蒼(意思解釋)
- 婆婆媽媽(意思解釋)
- 討價還價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故態復萌(意思解釋)
- 細水長流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昏聵無能(意思解釋)
- 家常便飯(意思解釋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釋)
- 倒載干戈(意思解釋)
- 善自為謀(意思解釋)
-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(意思解釋)
※ 拈花摘艷的意思解釋、拈花摘艷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素昧平生 | 一向不了解。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。素:從來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
不過爾爾 | 爾爾:如此如此。不過如此而已。 |
眼空一世 |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著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團團轉 | 回環旋轉,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。 |
鐵樹開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。鐵樹:也叫蘇錢;常綠喬木;好多年才開一次花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戰不旋踵 | 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淺見薄識 | 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
哀兵必勝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。一說“哀;憫也”。憐惜和慈愛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。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;能奮起抗戰;必獲勝利。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。 |
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張徨失措 | 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
拆東墻補西墻 | 拆倒東邊的墻,以修補西邊的墻。比喻臨時勉強應付。亦比喻臨時救急,不是根本辦法。 |
亂作一團 | 混雜在一起,形容極為混亂。 |
秀才不出門,全知天下事 |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。 |
高步通衢 | 見“高步云衢”。 |
息兵罷戰 | 兵:打仗。停止或結束戰爭。 |
寒木春華 | 寒木不凋,春華吐艷。比喻各具特色。 |
勢不可為 | 為:做,干。大勢已去,無能為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