礪兵秣馬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礪:磨礪;兵:兵器;秣:喂。磨好兵器,喂飽馬匹。指準備戰斗。
出處明·朱元璋《皇陵碑》:“礪兵秣馬,靜看頡頏。群雄自乎聲教,戈矛天下鏗鏘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lì bīng mò mǎ
注音ㄌ一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
繁體礪兵秣馬
感情礪兵秣馬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準備戰斗。
近義詞厲兵秣馬、勵兵秣馬、礪戈秣馬
英語keep the weapons sharp and the horses fed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快馬加鞭(意思解釋)
- 壓歲錢(意思解釋)
- 進本退末(意思解釋)
- 自強不息(意思解釋)
- 動蕩不定(意思解釋)
- 屈指一算(意思解釋)
- 愛才如渴(意思解釋)
- 倒懸之危(意思解釋)
- 萬馬奔騰(意思解釋)
- 東扶西倒(意思解釋)
- 識字知書(意思解釋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鬼頭鬼腦(意思解釋)
- 生公說法(意思解釋)
- 討價還價(意思解釋)
- 興高采烈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隨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- 戰不旋踵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※ 礪兵秣馬的意思解釋、礪兵秣馬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奉命惟謹 | 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違背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為民請命 | 請命:請示保全生命。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,提出要求。 |
亦復如是 | 復:又,再。也是這樣。 |
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 |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,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。 |
進本退末 | 本:根本;末:枝節。指重視根本、主要的東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二八佳人 | 二八:指十六歲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歲的美女。 |
無時無刻 | 時、刻:時間;時候。沒有一時一刻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室邇人遙 | 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妙語連珠 | 連珠:串珠;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。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。 |
偶語棄市 | 偶語:相對私語;棄市:在鬧市執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。 |
草滿囹圄 | 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前赴后繼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斗;奮勇沖殺向前。 |
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別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土生土長 | 當地生長的。 |
踉踉蹌蹌 |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。 |
牛頭不對馬嘴 |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。 |
一彈指頃 | 手指一彈的時間。比喻時間極短暫。 |
同功一體 | 指功績和地位相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