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言庸違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言語巧飾而行動乖違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尊傳》:“傷害陰陽,為國家憂,無承用詔書之意,靖言庸違,象龔滔天。”
例子此乃欺罔天聽,靖言庸違,當(dāng)伏共兜之誅,以清唐虞之治。宋·司馬光《辭知制誥第四狀》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jìng yán yōng wéi
注音ㄐ一ㄥˋ 一ㄢˊ ㄩㄥ ㄨㄟˊ
繁體靖言庸違
感情靖言庸違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言行不一。
近義詞言行不一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國中之國(意思解釋)
- 回心轉(zhuǎn)意(意思解釋)
- 師心自是(意思解釋)
- 夢幻泡影(意思解釋)
- 多謀善慮(意思解釋)
- 說一不二(意思解釋)
- 進(jìn)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進(jìn)銳退速(意思解釋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釋)
- 拔茅連茹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(fēng)不止(意思解釋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(bào)怨,以德報(bào)德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- 力屈道窮(意思解釋)
- 服氣吞露(意思解釋)
- 倒載干戈(意思解釋)
- 無所用心(意思解釋)
- 母夜叉(意思解釋)
※ 靖言庸違的意思解釋、靖言庸違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寸進(jìn)尺退 | 前進(jìn)一寸,后退一尺。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,即得不償失。 |
李代桃僵 | 僵:枯死。李樹代替桃樹而死。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(hù)互相幫助。后轉(zhuǎn)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。 |
含辛茹苦 | 茹:吃;辛:苦。形容備受艱難;忍受痛苦。也作“茹苦含辛”。 |
見風(fēng)是雨 | 比喻只看到一點(diǎn)跡象,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|
懸而未決 | 一直拖在那里,沒有得到解決。 |
落葉歸根 | 樹葉落到樹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。多指客居異鄉(xiāng)的人;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(xiāng)本土。 |
體恤入微 | 同“體貼入微”。 |
日日夜夜 | 每天每夜。形容延續(xù)的時間長。 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(jìn)行教育。 |
志滿意得 | 志向?qū)崿F(xiàn),心滿意足。 |
逸游自恣 | 逸:安閑;自恣:放縱自己。安閑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縱自己。 |
一擁而上 |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(biāo)猛擠過去。 |
楊柳依依 | 楊柳:古詩文中楊柳通用,泛指柳樹。依依:輕柔的樣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贈,表示依依惜別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。 |
暮史朝經(jīng) | 經(jīng):指儒家經(jīng)典。晚上讀史書,早晨讀經(jīng)書。形容勤奮好學(xué)。 |
春風(fēng)風(fēng)人 | 和煦的春風(fēng)吹拂著人們。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喜新厭舊 | 厭:厭惡。喜歡新的;厭棄舊的。多指用情不專一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(shí)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(nèi)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(diǎn)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風(fēng)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(fēng)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牛郎織女 | 牛郎織女是從牽牛星和織女星兩個星名衍化而成的傳統(tǒng)神話中的兩個主角。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;織造云錦;但跟牛郎結(jié)婚以后;就中斷織錦;致使天帝震怒;責(zé)令分離;每年七夕準(zhǔn)相會一次。現(xiàn)比喻夫妻長期分離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(guān)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(rèn)輸。 |